常州两天“超现实又真实”且“玄幻”的旅行 (中)我们可能摸到了西周故都的大门
作者:世外老人(徐新标)
下了一夜的大雨,因为想着“探奇”,所以第二天早晨六点,找了把伞,就钻进雨中,进入种满黄桃的农庄。
据同行朋友介绍,农庄就在一个巨大的高丘之上,目测最高处,有十多米,由西北向东南,长约五百米左右,最宽处可能在三百米。沿着昨晚进农庄的水泥路走,发现路边好几外地方,堆积了一些散杂碎砖块,当时没有细看,后来十分震惊地发现,很多碎砖侧面,都有精致的花纹,找到一砖完整的30*15厘米的砖块,不但看出侧面有精美的菱形花纹,砖的前部有榫节构,后部有与榫节构完全契合的凹糟!
上传给常州、徐州考古专家看,经过他们在线认证之后,基本证实,这些砖都是汉砖!
我印象中,即便汉代普通砖块,到现在也是文物!可农庄里汉代碎砖,或成堆,或零落散乱地分布成数万平米范围内!不可思议,又怎么可能?
同行的王总解释说:数年之前,接手农庄,种植黄桃,修筑道路,请了挖机进场,挖机进场后,挖出许多条水渠,水渠也不深,一米宽,80公分深,挖机挖掘时,挖出许多碎砖,找人清也费工夫,但常常有人来检这些砖,有一些整块整块的块,都给人家捡走了,没有想到这些碎砖是汉砖,所以一直没有太意!除了挖出汉砖之外,周边有一些农民,还在桃园里,挖出一些东西,其中包括一些古陶器,其中一些保存在农庄的仓库里。随后,王让人从仓库里拿出十多件古陶器,这些陶器看上去年代十分久远,有一些陶器上居然长了长毛,其中一件隐隐有亮,用抹布略略擦试之后,古老的幽光重新焕发出来,有点亮眼,在线上传后,专家认证:汉代彩陶!
听王老板讲述后,建议他:把碎砖和彩陶都找一个房间保护起来......
随后,在农庄负责人带领下,走访整个农庄。感觉农庄所呆的这个地方,地形独特,普遍高出四周村居数米;农庄里有几个不大的深塘,深塘里有水,水面同样高出邻近村居水塘;其中最高处的一处深塘,不但积满了水,而且长满高达两米左右的水生植物,周围都让铁丝网围住了,王说:所以围住,这里有一座战国古期墓.....
农庄与村居结合位置,长满杂树,翠竹,地形很不平整,弯弯曲曲的道路,错杂其中,仿佛是一个山丘的底部,本地一位姓蔡朋友解释:这个地方,原名十里梅龙,分上梅、中梅、下梅,绵延有十多里;其中最高的山丘有五六十米高,十里梅龙的周边地区,都是水乡泽国,黄桃农庄位于十里梅龙的龙腰部位。
讲到十里梅龙,特别是是黄桃农庄里的古墓问题,蔡有一肚子故事:有很多古墓,其中一座,父辈某人,挖到座四合院一样的墓......村里某某,十多年之前,挖出一个玉碗,还有......东窗事发后,让判刑四年。有一座墓,有五六米深,挖下去之后,棺材板太重,搞不动,挖墓人用铁葫芦挂大树上,把棺材板拉起来,现在棺材板还埋在农庄某处。其中一座墓,挖出石板门之后,里面居然有弓箭射出来,某某没有敢再挖。再有一墓,挖下去七米,碰到石门,实在挖不动了,又回土覆盖,此墓是一座战国墓,估计有十多米深!
蔡某讲得十分传奇,但我基本信了,在他讲述之前,和几位朋友一起,找碎砖里,居然在水渠内,摸到一堵墓墙,数层砖垒在一起!最后,不擅言辞,文化程度也不高的蔡某,说起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,他们村民放水,碰到的一件奇事:村民种稻放水时,放多少水都不见了,然后,在农庄某处,找到一个洞口,当时溧阳属镇江,镇江的考古专家来,挖出一座大墓,是夫妻合葬,蔡说“挖出了很多多东西,填满了镇江博物馆!”
听蔡一说,当时有人奇怪地问:溧阳不是属于常州,怎么镇江的人来挖出宝贝?“
蔡说:“溧阳当时属于镇江,后来划到常州!”
问:“大墓主人叫什么?”
蔡:“不知道。”
问:“大墓在什么位置?”
蔡:“就在我们谈话房子后面。”
事后查考,1978年2月底,在江苏省漂阳县竹箦公社中梅大队发现并清理了两座砖室墓。两墓相距1米左右。根据墓一的墓志得知,墓主李彬,右旁并列袝葬的是其妻潘氏墓(墓二)。这两座墓葬较以往苏南地区发现的宋代砖室墓砌造较为讲究,出土器物丰富多样,特别是一套精致的琉璃楼亭轩榭建筑和造型生动的四神及神像等,为宋代墓葬中所少见……
在查考北宋李彬墓时,又看到数条信息:
1、中国考古学会、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,南京博物院研究员王少华考证:从六朝开始,许多文人就致力于寻找西周吴都而未果。锁定300余平方公里目标,结合30多年来的考古发现,王少华给出惊人定论——西周吴都在竹箦及其四周。
2、竹箦镇方圆160平方公里,人口7.8万,有宋之前,十里梅龙周边都水乡泽国,如果西周故都真的修建在竹箦,不可能修建在水河沼泽之中,很可能,或者只可能修建高出周边数米,或数十米的十里梅龙的高丘上。、
3、有人据些提出,西周故都,就在十里梅龙之某处。
4、古十里梅龙地段,普遍让位于现代建筑,如果还有一些原生态,原始痕迹的地方,可能就在黄桃农庄中梅附近。
早晨,与村民蔡的交流结束后,有人提出,村里还有一“古墓专家”,还拿到过国家颁发的鉴定文物证书,我们就去拜访了这位“土专家”,“土专家”已经修身为善,开了八十张病床的养老院,我们看到某代以前陶器N件,铜镜N个,每件都有故事…….
一个数百亩,数万平米的土丘之上,出现“随脚踢踢”,就能踢出的汉砖;若干件经过专家验证的陶器文物;其中近百件文物,被镇江博物馆里收藏。从专业层面,有南京博物院王少华研究员在十多年“竹箦镇是西周故都”的学术判断,到民间传说“十里梅龙”是西周故都所在地。我们《常州两天超“现实又真实”且“玄幻”的旅行》可能摸到了西周故都的大门!
在写这篇文章时,苏州大学崔小春老师,也写了一篇他关于吴国历史迁移的考证:关于吴都,我说两句。我在6月17日的端午讲座中,已经多少提到了一点。
1、泰伯奔吴,直奔江南,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江南是越人的故乡,以渔猎和稻作为主,与陕西来的旱作和牧羊,有较大的文化差异。一个异邦人,语言都不通,不太可能成为江南越族某部的首领。如果是有一定规模的殖民活动,泰伯的父亲古公亶父为躲避戎狄威胁,刚刚率族人从豳地迁到岐山,周族显然没有力量支持如此长途的远征。所以,泰伯最可能达到的地方是西吴(宝鸡),与当地的弓鱼人结为同盟,地方近,文化同,又有一定的实力作为后盾,因此很容易达成这种同盟。
2、周初封建,在平陆分封了北吴(山西平陆),是为虞国。
3、成康之际,西周平定河南殷商故地之后,继续经略山东。在山东殷商两个重要的支点,薄姑和奄分别建立了两个封国,即姜太公的封地齐和周公的封地鲁。为镇抚东国之地(山东),周王又封虞章于宜地,宜侯夨(cè)簋上有这一段记载。
4、宜侯夨(cè)簋出土地在镇江丹徒。但那里并没有多少商周遗存,不太像一个王都。宜侯夨(cè)簋更有可能是搬迁或失落在这里的。另外,西周分封诸侯,未有过淮河的,现在突然封宜于大江之南,这既不是镇抚,也不是酬功,而是近乎于放逐了,所以宜国最初的封地在丹徒可能性不大。
4、宜国最大的可能是在鲁南的枣庄或临沂。其作用是阻断殷商旧部与徐夷之间的联系。或者在将殷商旧部驱逐出山东以后,成为山东南部的锁钥,以屏蔽山东的安全。
5、在西周到春秋早期,宜国已改叫吴国,并与苏北的邗国发生了激烈的争斗。事情记载在《管子》当中。
6、邗国争斗失败,迁往江南,称为干越。一部分干人融入吴国,干将或即干越人。
7、吴国据有邗国故土,称为干吴。
8、当时长江口直达南京。过江通道应在南京以西的马鞍山芜湖一带。吴国有可能在芜湖境内建立前哨阵地——鸠兹,并南京以南的江宁一带立都。由江宁而下,在征服的过程中,逐渐迁都。从江宁到句容到丹阳到溧阳再到常州淹城、雪堰,到无锡梅里,最后到吴王阖闾,进抵今天的的姑苏。
9、王都的迁徙过程,同时也是一个征服的过程。
所以溧阳竹箦是西周时期的吴都,是有一定根据的。
常州之行,对我是一个挑战,写了诡奇到诡异的“上”,写了考古为主的“中”,希望有机会把“玄幻到聊斋”的“下”,也能写出来,希望没有挑战到您的思维极限.....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世外老人简介:实名徐新标,主业在医,业余写史,主要历史学作品:《权力密码-中国历史上神秘的谶言》、《文化密码-中国历史上神秘的谶学》、《传国玉玺传奇》,《诡奇的历史》等,2013年开始,在凯迪网络支持下,创建凯迪苏州会馆,2016年2月,凯迪苏州会馆改版为凯迪长三角,线上内容,线下互动,四年以来,还直接、简接推动了一些城市小区业主自治的工作,欢迎朋友们关注!